时间:2024-11-27 09:58:17 作者:杨先生
商业的本质很简单,我们无非就是给自己的客户提供我们独有价值的东西(服务或产品),同时实现自己的收益(副产品)。我们获得收益的多少,只取决于我们提供价值的大小,而和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商业正在越来越接近这个逻辑。Hi新零售小编接下来为大家分享新零售时代商业模式的八大经济特征!
世界上所有能够让别人忘记成本、忘记渠道、忘记价格的东西,基本上就是那一类,也就是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各种世界名牌。
世界名牌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传承价值,我们总能找到它本身的传承文化、增值文化和创造文化,因此100块钱的东西可以卖到1000甚至10000。如果认真追溯的话,欧洲的奢侈品大部分都来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所以伴随着国家的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它的文化输出是必然的,文化输出又是附着在一定的物理产品上,所以一定要有文化附加值。
品牌一定是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而文化辐射力这个东西一定是和经济实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十几年前说中国会出现世界品牌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就像现在有人说老挝出了一个世界名牌手表一样,我们也会笑掉大牙。
中国八九十年代都是在流行港台文化,因为他们经济比我们强,但是现在情形不一样了,很多港台明星要跑到大陆来唱歌、演戏、参加综艺节目了,因为大陆变的比他们有钱了,随着大陆经济的增长,大陆的文化一定会越来越有影响力。
以前大家总是崇洋媚外,这几年突然发现自己的东西也挺好的,传统文化复兴了,国学复兴了,中医也被认可了,中国文化正在积聚能量,影响到商业上就是我们的产品将有提升附加值的机会了。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国一定会出现一些世界性的民族品牌。
文化可以增值多少?一百的东西卖到一万都不算贵的,一张宣纸只需要几分钱,一个书法家写一写,可以卖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一坨泥巴捏成个烟灰缸可能值几十块钱,捏成个菩萨外面再镀个金身,它可能就值几万块,这就是文化的附加值。
对实体店来说,另外一个拉高价格的办法就是增加体验,比如很多餐厅在你吃饭的时候都有特色舞蹈,这就从买卖关系升级成为一种服务关系,也是一种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表现。
以前中国人真的是穷惯了,那时候物资极其匮乏,穷的时候中国倡导的是产品野蛮生产,凡是在野蛮生长中分得一杯羹的的人都是暴富者,他们暴富之后就对那些世界大牌如饥似渴,LV之类的来什么买什么,只要是品牌甚至门店装修的像品牌,就会有人买,因为钱突然多了。
现在不同了,薄利时代把所有的产供销环节压缩了,中间环节长时间拿不到钱,这就消灭了一批暴发户,接下来消费一定会趋于理性,趋于精细化,能不能更加精确的找到消费者变得很重要。优衣库、无印良品等一百元以内的东西特别好卖,根本原因就是产品定位的成功。
未来需求会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也会越碎片化,要想找到消费者,传统方式显然太落后了,一定要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去匹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生产总量乘以商品价格=货币发行量乘以货币转数。
什么是货币转数呢?银行借了一百元给了一个人,然后那个人给回银行,这就是转了一圈。
在生产总量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之下,货币转数越低,货币发行量就会越高。以前我们的货币发行量很高,而货币转数太低,由于转数太低,就只能用大量的货币超发去抵充。同样的东西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东西涨价是必然,房价也会涨。
国家发现这样不行,像段子里说的,老百姓辛辛苦苦打工从秦朝到现在都买不起一套房子,所以下一轮经济靠提高资金的转数,比如一百块钱给了一个人再转手给另一个人,再给下一个人…转了十圈再回到银行,也就是一百块钱当成一千块钱,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本质。
简单来说,之前我们贷款买一套房子,房价一百万其中贷款了60万,但是房子不能卖也不能再抵押,但是通过资产证券化其中有40万是你自己的,有了资产是可以流转起来的,所以买房子叫吃贷。就是房价在不断上升走的时候,自己的资产可以变成一个110万的票据,卖出去以后还掉60万手里还有50万,买走的人可以继续不断的增加转数。
资产证券化和消费金融一定是以后整合发展的趋势,它的本质是提高社会运作效率。
传统零售,先后经历了:小批发、大批发、品牌、商场、专卖的路线,这也是随着城镇化出现的大量的街道而发展的。
电商也是先后经过三个时代,第一个阶段是淘宝,各种批发商直接上来卖货,后来到了第二个阶段:天猫(品牌店)、以及京东,并且都成了巨无霸,对于综合平台来说,这几个字可以概括:只有数一数二,没有不三不四。除非是细分市场,专做库存就成了唯品会,专做化妆品就变成了聚美优品,专做T恤就变成了凡客,只做书就成了当当。但随着细分市场的不断增多,以及大平台上商家的出走,电商最终会导致这个大一统的市场走向细分。
既然传统商业和互联网逻辑都是这样走的,那就是细分说明这是时代的诉求。
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等组织单位,最终都要依托于零售才能实现全产业链的变现,一个企业如果生产一件成本是100元的东西,到了渠道商最少是200元,到了消费者手里最少是400元,在这条价值链上,前面的100元是实体产业创造的,中间的200元是服务业创造的,制造业、能源企业都是依靠前面的100元环节,我们最初抓的就是起初的100元,后来我们发现,真正拉动消费的是那200元的环节,只有把这个环节做大做强了,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只要零售和终端稳定并且可以发力了,渠道商或者服务商、生产商、甚至能源制造业也会被拉动,就像我们的祖先治理洪水,以前是哪里决口就去堵哪里,后来发现不可以这样,大禹上台之后,把主干堵住就去开通其他辅道,让一个系统稳定,最好的办法是去疏导而不是围堵。
商业也是这样的,我们只要挨个找到消费者的需求,找到一个就去疏通一个,最终新零售的局面就会形成了。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终于发现一个道理:互联网去+实业,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他颠倒了主次,这只能造就虚拟经济的泡沫,因为互联网没有创造实际价值,只有去实地开发地球的天然资源,或者用劳动技能去加工,才能创造出价值,互联网只能提供重新分配的平台,它应该是配合的地位。
要让实业去+互联网,这种逻辑强调的是要注重互联网的应用,饿了吗、滴滴打车等都是互联网+实业,没有餐馆饿了吗不行,没有车滴滴也不行。
所以,很多人上来就搞电商和微商,做平台,往往以失败告终,核心的问题脱离了实体,他们不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来的,而是自己凭空去幻想一种商业模式。
我们都知道,在排队的时候,个头矮的人队长是看不见的,有没有小动作也是不清楚的。也容易出现塔罗牌的效应,其中一个环节死了就全盘皆输,这就是纵队。
这个逻辑映射到产业链上是这样的:消费者面对的是渠道商,渠道商面对的是品牌商,品牌商面对的是生产商,生产商看的是技术,技术上面是资本,资本之上是金融,经过层层隔离,作为消费者想要看清整个产业链,是很困难的。
可现在不同,信息越来越公开,无论你是哪一个环节,你的信息和你掌握的信息几乎都是公共的,于是纵队变成横队,队列横过来个头高矮就一眼能看清楚,大家一起来面对所有人,这时要想知道产品如何加工、或者哪个环节有问题,哪个环节在做小动作也会变得很容易,所以会形成自然淘汰。如图:
开放化是整个世界的大势所趋,企业结构也是如此,你的股东、你的员工、你的渠道、你的商品往往都是打开的,让品牌共营,渠道共享,流量共联,我们必须适应在大庭广众之下展开工作。
与此同时,你能赚多少钱基本上大家心里也都清楚,但是大家为什么还会让你去赚这个钱,因为大家认可你的价值,所谓未来一定会进入到价值决定一切的状态,一定是专业的环节做专业的事情,你要成为无可取代的。当然,大家相互都认可对方可以去赚这个钱。
只要你有技术,就能找到消费者;只要你有了钱,就可以找人去执行你的想法;只要你形成了模式就可以建立价值通路,然后再加上借助金融的力量,就可以做渠道通路。于是一项新的产业就出来了,未来的商业就是那么简单。
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员工,做品牌的也有工人,技术都有IT的原因,做资本的人也要请人干活,这些人都是平行且独立的,大家都需要解决衣食住行,都是消费者,一切推动设定的运转。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既然纵队变横队了,那么谁站的离消费者越近,就越有发言权,当然也最有钱赚。
数学上有个概念,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商业的本周是面,不是直线,更不是点。也就是说所有的商业模式成立都需要三个点,第一个点:你提供的服务是什么?第二个点:你的消费者在哪里?第三个点:你的通路该怎么建立?
往往很多人有一个点的时候就去创业了,比如很多人都只是知道我们的产品好,可以卖给谁,但是这里只确定了两点,只能确定一条直线,之后还是有无限的可能,所以必须抓到第三个点。
今后的创业,如果不能从全局去考虑,比如理清楚整个产业链或者供应链的逻辑,然后贸然的开始创业一定会失败。
新零售模式 | 国外新零售 |
门店新零售 | 马云新零售解读 |
新零售是什么 | 新零售模式概念图解 |
线上线下收银系统哪个好门店收银好帮手
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门店能实现快速收银。
系统自带进销存管理,更好管理库存销售。
配备收银硬件一站式整体服务。
收 银 会员管理 库存管理 商品管理 交接班 数据报表 营销促单 售后处理 多种收款
获取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