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电商
B2B交易系统
智慧门店
分销商城
社区电商
查看更多

HiShop > Hi商学院 > 电商资讯 >

2011-11-29 作者:admin

许多零点准时守在淘宝商城准备血拼的忠实买家们,接二连三地遇到了一系列堵心事:首先是喜欢的产品,促销未开始就提前下架了,接着明明确认拍下的订单很久还没有送到,后来在网上查询,状态竟然是卖家已发货,买家未收到,申请退款。

最让人堵心的事还在后头。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淘宝商城所谓的五折,竟然是商家抬高了价格之后再打了五折,个别商品打了折之后竟然比打折前的价格还高。

“我看中的一件羽绒服打折前的价格是249元,打折后的价格竟然是249.5元,淘宝商城的卖家啊,你们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在商城守了一天一无所获的资深买家“大里”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连日来的价格欺诈事件让淘宝商城的公关经理风夕没怎么睡着觉。

“抬价格是商家的行为,淘宝商城对入驻的商家只收取管理费用,我们没有为商品定价的权力。一个中等规模店家的商品少则数百件多则上万件,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挨个审核定价。”对于质疑,风夕这样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其实淘宝是在替黑心的店主背黑锅。”

在京东商城那边,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了。

从2004年成立开始,京东商城就以连续七年超过200%的增长速度,成为电商界的一朵奇葩。然而近年来,“配送变慢、售后服务变差、以次充好”等指责不断出现,让这朵奇葩甚至被授予了“投诉专业户”的称号。

类似的现象在当当网以及卓越亚马逊最近发生得也比较集中,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许多受访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当当或者卓越亚马逊订的书送错或者迟迟不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只不过这些平台的付款方式多是货到付款,所以投诉率不是很高。

在这些电商们东征西战、迅速扩张、大肆圈钱的过程中,究竟忽视了什么?

“主要的问题出现在物流上。”网络物流服务商发网CEO李平义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来说,除了线上部分,最大的幕后英雄就是物流,目前在各个平台集中出现的类似商品寄错、寄丢或者库存不足这类问题,主要是物流环节没有做好。”

李平义告诉记者:发网是国内最早的在线物流公司,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代理淘宝、京东、当当、卓越等各大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和仓储工作。然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让李平义很无奈。

“物流在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一过程包括后方的仓库管理,根据订单要求及时分拣商品,和快递公司之间合作及时将货物运达,贵重物品的保价,甚至出现问题时候的责任归属,这个过程是电子商务平台和消费者联系的重要纽带。然而,一些电商平台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环节的维护。”

李平义告诉记者,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之间存在着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当电商平台之间激烈竞争的时候,价格战可谓是首选作战方式,而价格战势必要压缩利润。”他说,“打个比方,1000块的羽绒服,非得要700块卖掉,而且还包邮。省去的邮费和便宜的300块钱在哪儿?除了自己让利之外,他们势必会压缩物流公司的利润。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平台商和物流公司合作的时候,需要交纳的一个款项是货物保险,这个保险保证的是在快递员送货的过程中,出现货品遗失的时候,可以不必为此承担责任。为了省钱,这些平台商现在是基本不会给物流公司付这个保险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物流环节频繁出现问题。而在消费者眼里,在哪儿买东西出现问题就会去找哪儿,因此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投诉电商平台。平台为了拉拢消费者,往往会继续让利或者采取别的方式,于是物流公司的利润再次被缩减,服务再次打折。

还有一件事让李平义颇为郁闷的是,在这些不可一世的电商平台看来,物流公司只是为他们服务的“配套设施”,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向物流公司提出类似物品丢失后果自负这类无理要求。 

“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之间的合作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生的生物链上紧紧相连的两个环节,但是现在看来电商平台更关心的是如何做大做强,忽视了对于物流环节建设的重视,而售后服务的质量就更不是他们考虑的范畴,这就是投诉率直线上升的根本原因。”李平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电商大战,谁是输家?

 

“神棍节大促”:是真金白银还是“行业悲哀”?

激动地在自己的购物车里收藏了很多心仪的商品,可是还没等到出手,11月11日凌晨一点没到就全部下架了……

兴奋被陡然清空的买家小夭忽然觉得有些无趣,“自己是被什么蛊惑了呢?”

而淘宝商城的合作服务商易店宝实施经理王伟更是没有想到,尽管自己一夜未睡盯着电脑,但自己跟踪的客户还是让他“清闲”得可以自己体验网上购物了。

“淘宝的系统在11日零时开始不久就显出了不稳定状态,该打折的不打折了,订单也很难下去。”王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到11日上午11时,预想的流量和订单的激增并没有出现,甚至不敌平时,“比客户预计的差远了,很失望。”

更有甚者,一些电商不断叫屈:这样的打折“赔本赚吆喝”。

“参加过‘双十一’的所有商家都知道交易量大的背后背负的是什么,销售额高并不代表就是赢家。”有商家指出。

而在业界一个流传广泛的说法是,“去年‘双十一’的货今年还没有发完呢”。

可怕的“大促”

尽管今年淘宝商城为了“光棍节”促销在物流环节进行了充分准备,但是10天过去,积压下的大批快递件依然无法完全“消化”。

扎堆营销遭遇了物流瓶颈。

从2005年踏入国内电子商务ERP软件这块“处女地”,到如今几乎占据国内电商ERP市场垄断地位,易店宝CEO陈涛见证了网商太多的悲悲喜喜。“对于参与大促的商家们,打单、配货、称重、打包、发送,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再遇到有临时需要修改送货地址、修改颜色、码数的客户,这些电商就更是焦头烂额了。”陈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促来了,很可怕,管理跟不上,会搞一个死一个。”

  • 共6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推荐文章

    门店管理 在线商城 立即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