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报道,医药新零售怎么做?现在处方药零售市场开拓是越来越高效,处方药和新零售的碰撞为医药行业带来了不少挑战,那么医药行业处方药新零售怎么做?
挑战
自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鼓励患者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之后,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全国共有11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鼓励处方外流。2017-2018年,以A股上市连锁药房为代表的传统医药零售企业、以上海医药和青岛百洋为代表的现代医药流通与信息服务企业、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和以高瓴资本为代表的投资方,纷纷加速在处方药零售领域的布局,处方药零售再一次成为行业焦点。
然而,处方药零售的市场放量和行业爆发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主要包括:
处方获取仍存在阻碍
医保统筹账户尚未完全向零售药房开放
制药企业担心零售市场投入产出比
药店难以提供高质量的药事服务
趋势
尽管面对挑战,但医药分家是中国医疗改革的大方向,处方药零售扩容是改革的必然产物。企业需要紧跟医改政策方向,提早布局,以获得竞争先机。
我们认为,处方药零售并不是简单的改变药品销售场所。开拓这一市场,制药企业和连锁药店需要联合信息服务商、现代物流配送网络、药事服务平台、患者管理和疾病管理专业机构等新业务伙伴,以患者为中心,积极与政府合作,构建增值、高效、安全的创新业务模式。未来的处方药零售行业可能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少数全国性的、开放的处方共享平台将主导医药零售市场
未来,资本主导的药店并购浪潮会提高零售市场集中度;大型医药信息服务商甚至互联网巨头可能加入战局,提供全国性的技术服务平台;政府出于监管考虑,可能青睐于对所有有资质零售药店开放的处方共享平台,而非某一连锁药店专用系统。类比于消费品电商割据的发展历程,处方共享平台可能将成为少数大型企业建设和管理、服务所有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并接受医保和市场监督部门实时数据监控的“公共事务与公开交易平台”。处方共享平台“公器”特征的出现和强化,将成为处方药零售市场发展成熟度的一个衡量标志。
趋势二:仅部分符合国家要求的零售药店有资格承接处方药零售业务
在零售药店分级管理的大背景下,患者服务能力强、药剂师学配备齐全、“从工厂到柜台”全流程冷链管理能力突出、信息化体系建设完善的旗舰型药店可能是行业稀缺资源,成为承接数千亿处方药零售业务的排头兵。医药零售企业应该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政策风向和用药结构变化,升级、赋能传统药房,为未来竞争做好准备。
趋势三:医保支付的处方药零售业务利润率可能有限,企业需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医保资源接入是处方药零售市场放量增长的前提。但医保出于控费需要很可能要求零售药店放弃自主定价权。与此同时,公立医院出于剥离门诊药房管理成本的目的与零售药店合作,也很难支付较高的外包服务费用。因此,未来处方药零售业务不能局限在药品购销的简单获利方式,企业必须探索可持续的、有差异的盈利模式。这里对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几种模式做一简单对比。
模式一:将限价处方药与有价格弹性的OTC药品、器械、保健品搭配销售。
模式二:整合处方导流、药品配送、患者金融等多项创新服务,作为差异化竞争优势争取制药企业新产品的全国分销权/代理权,通过分销或代理业务获利。
模式三:针对肿瘤和罕见病,提供伴随式诊断、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WD)和人工智能(AI)的第二诊疗意见、新特药配送和药事服务,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
趋势四:降低药店运营成本,提高单店运营效率
中国医药零售企业正在承受单店收入和利润普遍较低的痛点,降本增效和并购重组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业内一些企业已经做出很多探索:例如,减少实体门店数量或控制药店租赁面积,在城市中建设一个药品中心配送仓库。处方从合作医院、互联网医院和实体药店获得后,药品可直接从中心库发货配送上门或送达病患。这一新型模式在扩大可售药品数量的同时,减少了门店租金和运营成本。另外还有业内领先企业建立了智能商务分析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和门店的过往销售数据,优化药店未来产品组合和备货计划,为提高单点营收和盈利水平提供科学指导。
趋势五:基于制药企业需求,根据处方药类型孵化对应的创新业务模式
普华永道调研发现:不是所有类型的处方药都适合开发零售市场,且不同类型处方药的生产企业的需求也不一样。药企在未来处方药零售市场中既是优质产品的供应商,又是药店设计与运营创新业务模式的重要合作伙伴,还是药店和医疗数据公司新业务模式不可或缺的付费方之一。因此,深入理解和不断满足药企的需求,也是未来处方药零售市场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思路
开拓处方药零售市场新局面需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制药企业、医药配送和零售企业、医药信息服务商,以及互联网巨头都需要摆脱现有业务模式的束缚,挖掘政府监管部门、医院和医生、患者、支付方未被满足的需求。
在深入理解各方利益诉求和顾虑的前提下,构建多方协作的、以信息交互为特色、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支撑疾病管理或优化患者体验的新型商业模式。在创新过程中慎言“颠覆”,以合作的心态向各方分享未来商业模式的远景规划,以获得更多的支持推动行业转型;同时高度重视采用新技术的成本,将盈利模型的回顾式分析贯穿项目始终,保证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