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巨头们的“修罗场”
最近的社区团购很是火热,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携重资入局,把这个原本已经有点偃旗息鼓的行业重新烧成了一副烈火亨油、鲜花着锦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引来了许多的争议。
有人说这是互联网巨头“不讲武德”,为了从消费者口袋里榨更多的铜板,不惜“撒绝户网”,带上互联网工具来“围猎”城市内那上百万家菜场夫妻店,要把在疫情下本就艰难为生的这群普通人“赶尽杀绝”;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迟来已久的互联网革命,线上电商都彻底改变实体零售多少年了,唯独生鲜领域作为一个传统的保留地,始终还维持着数十年前那种“暮气沉沉”的老模式;
如今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入场是在用最先进的科技工具为家庭主妇们的买菜事业赋能、给菜场带来一种新格局,是一种符合历史大势的产业升级。
对于前一种说法,倒不好评价太多,毕竟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种挥舞着道德大棒,用“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等大帽子来抵制技术进步的顽固保守派形象;
但对于后面这种说法,我还是感到颇为有趣的……您这都快把社区团购吹成这样了,又是各种“新生态”、“新格局”,一会升级本地产业,一会儿升级农产品,就差下一步直接给用户来个大脑升级了。
大家知道,互联网巨头入局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必然出现血雨腥风。
正所谓,巨头过处,寸草不生。
现在,巨头们为啥不约而同看上“卖菜”这个有点low的传统生意了呢?
一方面是互联网进入了存量博弈阶段,赚容易钱的机会越来越少;另一个方面在资本驱动下,巨头们还要保持高增长,于是不得不去干一些以前看不上的“脏活累活”,比如社区卖菜。
可他们一低下身段,就和最底层的“弱势群体”迎头相撞了。
这些“脏活累活”可是这群人的生计。
如果有巨头在这些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这就意味着这群人的饭碗被“打翻”了。
这年头,不管你位于什么阶层、有钱没钱,随时都有被抛弃的危机感,所以焦虑无处不在。
为了赚钱,巨头们也许顾不了那么多。
毕竟在存量博弈阶段,我多吃一口,你就要少吃一口。
2.碾压“弱势群体”
在卖菜领域,巨头们是如何“碾压”小商小贩们,抢走他们“饭碗”的?
巨头们祭出的手段还是屡试不爽的低价策略:社区团购上,菜的价格低得不可思议。
如20枚鸡蛋仅卖5.99元,一个鸡蛋不足3毛钱。
为啥能卖那么低?
一是拿菜成本低。巨头们动辄进菜成千上万斤,本身具有成本优势。
而小贩们菜是哪里来的?
一般菜场小商贩是从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手里批发的,利润空间已被层层剥削,成本和巨头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更别说路边摊了(也有一些大众菜,摊主自己种的)。
成本低不可怕,可怕的是互联网巨头们为了吸引用户,还可以赔钱卖。烧钱抢用户、占市场已是公开秘密。
当初,滴滴和快的为了抢市场,补贴用户“上千亿”。
现在,同样的套路正在“社区卖菜”行业上演。
而卖菜小商贩仅仅是一个个单薄个体,你让他们拿什么和动辄投入百亿的巨头抗争?
在巨头“碾压式”围剿下,他们只有溃不成军的份。
3.烧钱就能成?难
现在,入场的巨头们对这场“烧钱游戏”都是信心满满,毕竟都是不差钱的主儿。
11月3日,滴滴CEO程维表态“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
美团创始人王兴近日表示:“基于整个战略任务,美团优选绝对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市场。”
为了赢,大佬们对“卖菜”非常重视。
可是烧钱就能赢?
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在社区团购业务上,如果想大有作为,必须打通用户端、物流端、供应链端。
用户可以拿钱搞定,另外两个还真不好说。
物流:巨头们难道要买车队、建仓库?
要知道,蔬菜、生鲜等食品非常容易坏,要想一直保持良好客户体验,就得建冷链。
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单笔货值非常大,你买多少才能给社区消费者提供及时服务?
虽说巨头们家大业大,也够呛。
此外,性价比也是巨头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不买,谈合作也不是轻松的事儿。
供应链:产地直采、甚至做自有品牌,是B2B的生意了。
要做好,就得把每一个品类(菜、蛋、生鲜)做到最优。
花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还存在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要打通这两个环节,就得花难想象的大钱。当然,巨头们不差钱。
可花钱太猛了,总是容易翻车的。
巨头们虽然钱多,但不是无限的,总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如果金主爸爸们一旦认为这笔买卖不划算,资金也就断流了。
当然,巨头们做不成不见得是坏事,毕竟事关社会“弱势群体”民生。
做成了,你我也不见得成为受益者。
滴滴和快滴抢市场时,疯狂补贴用户和司机。
当时价格确实便宜,但现在呢?你觉得滴滴还很便宜吗?
在某个领域一旦形成垄断,胜出者“还不是想怎么涨价,就怎么涨价”,这都是互联网江湖的“老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