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用户商城源码看电商的抄袭之路

直营+供应商入驻平台

从多用户商城源码看电商的抄袭之路

李雨 2015-03-02 16:48

  

  我们先来说说源码是什么?源码是指程序员编写最原始程序的代码。如果假设一个网站页面是一栋房子,那源码就是搭建这个房子的砖瓦。如若多用户商城源码被窃走,那么偷窃者可以轻轻松松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多用户商城来进行非法盈利。并且源码是可以二次开发的程序,也就是说当你的多用户商城源码被人复制到之后,可以进行再次包装与修改从而改头换面为抄袭者牟利。

  也许你会义愤填膺的痛斥这些抄袭者,但事实是电商抄袭之路从发展之初就未缺少过上路者。其中不乏一些电商巨头,但更多的是那些摩拳擦掌的创业者们。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谁把这些创业者逼上梁山?

  是平台级玩家,是巨头们玩的内部创新,更重要的是不耐心的用户。

  创业者留下的创业空间极其狭窄。国内有一个说法,投资者投资一个创业者,首先的问题是,腾讯做不做?第二个问题是,钱能熬到赚钱哪一天么?几乎很少会真正问:用户会感谢你的产品么、你怎么做到让用户感谢、团队稳定重要还是钱多资源多重要这些问题。

  首先,逼迫创业者的是平台级玩家。平台,顾名思义,他们占据了各种平台,拥有了最后的发言权,用户,甚至开放架构的接入权。创新者,在前有政策逼迫,后有巨头内部创新团队追兵的情况下,往往慌不择路,落荒而逃。创新的理念,慢慢磨平。看着身边的一群一群流氓成功后洗白成商业巨头或导师,多数人难以把持自己的创业理想。

  其次,用户让创业者产生幻觉,往往不知道创新能带来多少用户。而喜欢图新求变却又跟不上时代的中国的用户,落在两头担心中(担心小创业服务持续能力,担心国外稳定酷炫服务链接不稳定),只好退而求其次,彻底使用巨头的服务,而拒绝创业公司服务。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大家心照不宣但拒绝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抄袭可能会死,但不抄袭一定死。鲜有号称不抄袭还获得很好的创新例子。不过是从某种创新偷来,换上中国式衣服而已。

  中国移动互联网,基本被几大巨头把持了从上到下的产品线,先控制平台,再控制终端。平台之战打完,终端之火重燃。小创业者,往往还在看热闹的过程中,就被那些战火给燎死了。

  抄袭成功者,寥寥。但抄袭甚至偷来源码改造后被收购的案例却经常能找到。而真正的创新者,手头的钱根本无法支撑到创新获得认同的那一天。很多创业者,吃得差,穿得不体面,在各种创业场合,被成功的巨头耻笑,打击自信心,甚至威胁商业模式。

  从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成功者,都是最好的抄袭者,是抄袭得最坚持,心脏承受力最强的抄袭者。那些创新者,博得了一时的同情和道义上的支持,但多数,慢慢被人们所遗忘。

  这么说,小公司就彻底不要创新了?也不是。小公司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 服务:真正做好服务创新。比如360从小到大的创新,是服务的创新,是免费模式的创新。

  2. 小众:做好小众服务,不要梦想做成巨头。比如豆瓣,在不温不火中,发展成国内前三名社区网站。

  3. 在学习中成长:如果无法避免抄袭,先抄,再从学习中成长。学习别人为什么这么做,能否不这么做,在中国市场该如何做得更好。

  4. 避开巨头:创业方向很对,尽量避开巨头一定会做甚至投入身心要做的行业方向。

  5. 心态:创业心态很重要,你是做小做好,还是做大做不好,看起来很好选择,但很多创业者,从没选对过。

  6. 坚持不懈:坚持和强大的欲望,是成功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移动互联网在投资回报很难兑现,收入迟缓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最难。

  7. 排除杂音:埋头做事,认真做人,产品为先,排除不和谐的声音的干扰。

  8. 合作创新:除了产品在成熟后必须保持持续的创新外,在合作方面,更是需要创新。

  电商抄袭之路尽管历史悠久,但如何走这条路是创业者要郑重思考的问题。就以多用户商城为例,你可以复制多用户商城源码,但直接复制牟利还是学习改进创新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想要做最后的那个人,仅仅是简单的搬运是不够的。

文章来源:未知

商城源码 多用户商城源码
更多功能 产品资料 电话沟通 免费试用